学园模式撼动重庆
学园模式撼动重庆
3300亩北大附中学园招生工作全面启动
(本报讯)3月5日,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对外宣称,招生工作全面启动。这意味着,一个占地3300亩的北大附中学园正式落户重庆。
据悉,北大附中3月1日入驻重庆奥林匹克花园,9月1日将正式开学的消息传出后,位于销售中心的招生接待处日均接待70多组前来咨询的家长。家长们希望能为孩子找个好的学习、成长环境,纷纷表示了对北大附中0-100岁终身教育理念的赞赏。
落户重庆的北大附中学园将秉承北大附中“快乐成长、健康生活”的教育理念,提供优质教育。该学园开创了“学校基础教育+全面素质教育+社区教育+延续教育”全新教育体系,其构成包括从幼儿园、小学到中学一应俱全的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提供的基础教育;由少年宫、少儿艺术团、国家体育总局下设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、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、撒野公园等提供的全面素质教育;由社区图书馆、户外拓展基地等提供的社区教育;MBA实践基地提供的延续教育。
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正式入驻奥园,标志着北部新区的成熟教育配套全面呈现。而作为重庆倡导学园生活的首席大盘,奥园不遗余力打造的北大附中学园将有怎样的内涵?实现学园生活又有哪些保证?让我们共同解密这个3300亩的北大附中学园。
学园≠学校
首先,学园不等于学校。学园的概念沿袭自公元前387年柏拉图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。在学园里,有当时一流的图书馆、运动场和植物园,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传授知识、进行学术研究、提供政治咨询、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。此后,学园(A-cademy)这一名称在欧洲一直用于高等学术***构和高等院校,一直到18世纪university被普遍运用为止。除“柏拉图学园”外,历史上还有吕克昂学园、开罗学园、博洛尼亚大学、剑桥学园、哈佛学园等六大著名的学园。
经历千余年的洗礼,时至今日,学园因其自身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,更是一个人文环境,代表了一种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,一种健康、科学、文明、和谐的“生活方式”。剑桥小镇、牛津小学、集美学村……一个个充满学园气息的城市居住区,让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趋之若骛。
虽然学园不等于学校,但作为社区最大的文化配套和人文传扬之地,充满人文底蕴的学校将成为学园生活的重中之重。
北大附中学园,倡导优质教育
而声名显赫的北大附中将在重庆打造最有影响力的学校。据了解,北大附中历来是莘莘学子冲击北大、清华的理想圣地,在同等条件下,学生可享受就读北大优先录取。北大附中4年前在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昆明四大城市创办的分校,现今已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学校。
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108个班、可容纳3000名学生的规模,是要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到优质教育。其优质教育包括,从全国名校选择一流师资、北大高考状元远程指导、30人的小班制优势、全面素质教育、完备的硬件设施以及享受北大资源的更多***会等方面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全面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少年宫、少儿艺术团、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硬件设施,甚至还细化到了对每一个阶段培养孩子什么习惯都作了精密的安排。譬如,该学校将在小学一至六年级,培养学生的81个好习惯。